鼎通科技(688668):东莞市鼎通精密科完美体育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发布时间:2022-09-27 17:48:03

  简称:鼎通科技代码:688668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Dongguan Dingto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周屋社区银珠路七号)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 募集说明书 (注册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声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价值或者对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价值,自主作出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风险。

  即 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用于传 输电流或信号

  构成连接器模组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金属结构、 塑胶框架结构以及其他功能件(如导电材料、线缆、线圈、电容和电阻 等)

  背板连接器(Backplane Connector)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 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常用的一类连接器。其主要 作用是连接单板和背板,单板和背板间成 90度垂直结构,传递高速差 分信号、单端信号以及传递大电流

  I/O为 Input/Output的缩写,即输入输出端口。I/O接口系统用于支持高 速串行差分信号的传输,将高密度、高机械鲁棒性及易组装性同极好的 屏蔽性和信号完整性结合在一起

  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 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 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

  通讯连接器壳体,主要用于搭载 I/O连接器模块,起到屏蔽信号干扰和 固定连接器模块的作用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 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 加工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 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

  即放电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 蚀除导电材料的特殊加工方法

  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 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

  在基体材料表面上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 的表层的生产工艺

  尺寸公差,是指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或上偏差 减下偏差之差

  连接器端子的正向力,是指公端子和母端子接触表面并垂直于该接触面 的力,连接器使用时其接触可靠性与正向力成正比,提高正向力亦可以 减少接触电阻

  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发行人主要塑胶原材料 之一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 PA塑料,发行人主要塑胶原材料之一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发行人主要塑胶 原材料之一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即可制造性设计,是将产品设计的工程要 求与制造能力相匹配,使设计的产品能以低成本、高质量、短周期的方 式实现的一种产品开发实践过程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零件首件尺寸检验报告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最新一代蜂 窝移动通信技术,其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 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一种洛氏硬度等级,它是用一个顶角 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 1.59mm、3.18mm的钢球,在 60公斤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 的深度求出的材料硬度。硬度越高,材料耐磨性越好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即柔性印刷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 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注:本募集说明书中数值一般保留 2位小数,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英文名称:Dongguan Dingto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 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 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 金属制品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 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 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控股股东为鼎宏骏盛。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鼎宏骏盛直接持有公司 39,122,631股股份,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45.95%。公司控股股东所持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直接持有公司 9,426,776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11.07%;并通过鼎宏骏盛、新余鼎宏新、新余鼎为控制公司 42,853,833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 50.33%。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52,280,609股股份,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61.40%。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况。

  王成海,男,1970年 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大专学历,1991年毕业于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已于 2004年与郑州工程学院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专业。2020年 3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入选 2019年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1991年 7月至 1993年 5月,任河南省第二纺织机械厂技术员;1993年 6月至 1996年 5月,任东莞市洪梅电器厂工程师;1996年 6月至 2003年 3月,任加域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2003年 6月至 2018年 7月,任鼎通有限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2008年 5月至今,任河南鼎润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 12月至今,任新余鼎为执行事务合伙人;2016年 12月至今,任新余鼎宏新执行事务合伙人;2017年 11月至今,任鼎宏骏盛执行董事;2018年 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罗宏霞,女,1977年 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罗宏霞与王成海系夫妻关系。2010年 9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17年 11月至今,任鼎宏骏盛监事。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17),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属于“C398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类,属于“C3989 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小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类,属于“1.2 电子核心产业”中类,属于“1.2.1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小类。

  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营产品应用情况,公司所属行业领域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 4月修订)》第四条规定的“(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电子信息”领域。

  连接器行业采取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发改委和工信部是其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调整行业结构、引导行业技术方向等;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是其自律性组织,其下设电接插元件分会等十五个分会。

  拟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以及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 作,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组织拟定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 主创新规划、政策,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等。

  开展行业调查研究、行业统计,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发布行业 信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国内外产业合作,提 升电子元件行业国际影响力,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沟通、交流与合作;组织 行业新产品、科技成果评价,参与电子元件产业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制修订和质量监督等工作,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员的水平评价类 职业资格认定等。

  连接器行业被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本行业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 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 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 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 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 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 到 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 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 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 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 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 到 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 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 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 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 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大型成 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基础零部件、电 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

  推进“四基”提升行动计划,围绕突破核心基础零部 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 技术基础等瓶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 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 对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 局;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建立首台(套)、首批 次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创建和认证一批产业技术基 础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 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 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 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 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 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 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顺应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等发展趋势,着力培育 建立应用牵引、开放兼容的核心技术自主生态体系, 全面梳理和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关键领域新技术研发 与产业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 展。

  大力发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电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核心基础元器件,提升 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工业电子、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能源电子、电子等产品研发应用。

  确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 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现 代交通技术与装备产业、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产 业、先进生物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等 10个重 点产业,细化为 62项细分领域。多项电子元件及关 键材料相关技术被列入《目录》。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 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 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9大领域 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被 列入其中。

  重点在半导体、物联网、智能制造、科研服务、文化 创意等方面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高端电子信 息产业集群。

  支持氮化镓、碳化硅、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 体器件和模块的研发制造。加快 IGBT模块等功率器 件封装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电子元器件企业与 整机厂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我省高端片式电 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元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

  健全促进支持中小企业基础性制度性问题。如财税支 持制度、融资促进制度、企业创新发展制度、发展组 织领导制度、优化企业服务体系健全企业合法权益等 方面的完善。

  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 售总量的 20%左右;力争经过 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 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 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 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 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 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 传感器、电容器(含超级电容器)、电阻器、频率元 器件、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控制继电器、 新型化学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重点发展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的光电连接器; 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 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连接器 与组件、微特电机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质性建设,争 取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建设。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 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 动能。

  引领带动广东经济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 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 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 设备等。

  瞄准 5G通信设备、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充电 桩、海洋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 电子用高端领域的应用需求,推动我国光电接插元件 行业向微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智能化、高频、高 速方向发展,加快光电接插元件行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 5G网络全面部署和 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推 进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和骨干网升级演进,加快卫星通 信网络布局,构建通达全球的国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等,确保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 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 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 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 备。

  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连接器子行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交换设备以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系统。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对通信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大支持力度,相继推出一系列发展和扶持政策,对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同时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最近三年,行业监管政策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

  连接器是信息传输转换的关键节点,是一种用于连接一个电路的导体与另一个电路的导体或一个传输元件与另一个传输元件的装置。连接器为两个电路子系统提供一个可分离的界面,一方面,使得零部件或子系统的维护或升级不必修改整个系统;另一方面,提高了零部件的便携性、外围设备的拓展能力,使得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

  若电子元器件出现故障,在装载连接器的前提下,及时更换故障元器件即 可,提高电子设备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进步促进电子元器件升级换代,电子设备装载连接器便于及时更换升 级后的电子元器件。

  使用连接器使得工程师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采用元器件组成系统,拥有更 多的灵活性。

  连接器是电子电路中的连接桥梁,是构成整个电子装备必备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及外设、医疗、军工及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家用电器、能源、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根据全球连接器市场调研机构Bishop & Associates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连接器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占比情况如下:

  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连接器产业本身的进步,连接器已经成为设备中能量、信息稳定流通的桥梁,总体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公布的数据,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2010年的 458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 780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 4.96%。在终端市场规模增长和技术更迭推动下连接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公布的数据,预计 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900亿美元。

  受益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连接器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 2020年 10月以来,我国连接器的销售和订单规模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 250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23.76%,占全球 32.0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连接器规模最大的销售市场。

  连接器行业涉及诸多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其中,技术难度高和制造工艺复杂的细分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一般连接器企业难以进入,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细分产品则充分竞争。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连接器行业内的企业构成主要分为欧美大型跨国企业、日本连接器企业、中国台湾连接器企业、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内连接器公司及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等。

  欧美、日本及中国台湾的连接器公司历史悠久,拥有多年的技术沉淀,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呈现出全球布局的特征,在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这些跨国公司往往在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比国外的知名连接器企业,国内连接器生产厂商在技术、规模、产业链上不占据优势,但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国内连接器厂商凭借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其在连接器市场的份额,在部分细分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

  矢崎(Yazaki)、航空电子(JAE)、压着端 子(JST)、广濑电机(Hirose)

  立讯精密(002475)、电连技术(300679)、航天电器(002025)、永贵电器(300351)、徕木股份(603633)、意华股份(002897)、胜蓝股份(300843)、奕东电子(301123)、瑞可达(688800)、鼎通科技(688668)等

  在汽车连接器和通讯连接器领域,欧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连接器跨国公司大多是集上游原材料、产品设计研发、销售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在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占据行业主要市场份额。与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连接器企业相比,国内通讯连接器厂商及公司历史较短,在以下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一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不具备优势,自主研发相对较少;二是在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高端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方面不具备优势;三是在规模上与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型连接器企业尚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国内连接器企业对高速通讯连接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等高端连接器领域的持续加大投入,借助行业发展机遇,国内连接器企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随着连接器下游应用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以泰科电子(TE)、安费诺(Amphenol)、莫仕(Molex)以及矢崎(Yazaki)等为代表的国际连接器巨头引领着连接器产业的技术潮流,这些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有较高市场份额。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十大连接器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为 60.8%,其中泰科电子、安费诺和莫仕三家连接器制造商合计市场份额约占全球总体份额的 30%以上,全球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相比于泰科电子、安费诺和莫仕等国际知名的连接器巨头,国内连接器厂商普遍成立时间较晚,规模较小,技术储备相对欠缺,在全球乃至国内连接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近年来,随着国内 5G、云计算、物联网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国内连接器企业逐渐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的垄断地位,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连接器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连接器产品类别众多,细分市场高度分散,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众多中小连接器企业市场份额较低。与此同时,全球连接器市场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

  未来,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将是我国连接器行业的主要增长点,而消费电子、家电等中低端应用将步入成熟期。在此行业竞争形势下,专业生产通信、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并拥有优质下游客户、掌握核心技术、精密制造工艺以及有效的成本管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在国内外客户中树立了高效、专业、严谨的企业形象,成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领先企业。在通讯连接器领域,公司为安费诺、中航光电、莫仕等国际知名的连接器厂商供应通讯连接器组件;在汽车连接器领域,公司是汽车电子类产品提供商哈尔巴克、莫仕、泰科电子的供应商;同时,公司正从汽车二级供应商角色逐渐向一级供应商角色转变,以现有工艺为基础,多品类开发产品,以终端汽车厂商和电池包厂商为目标。目前,公司与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新开发了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客户。

  公司凭借较强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精密制造技术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与上述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距离连接器跨国公司、国内大型连接器厂商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该领域内的国内上市公司主要为永贵电器、意华股份、徕木股份、胜蓝股份、奕东电子和瑞可达等。

  永贵电器成立于 1990年 3月,注册资本 38,364.19万元,主要从事各类电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精密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支持,产品以连接器为核心,具体包括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军工与航空航天三大业务板块。2021年度,永贵电器营业收入为 114,933.23万元,净利润为 11,987.19万元。

  意华股份成立于 1995年 12月,注册资本 17,067.20万元,主要从事以通讯为主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通讯连接器产品、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其他连接器及组件产品、太阳能支架等。2021年度,意华股份营业收入为 448,958.94万元,净利润为 12,138.56万元。

  徕木股份成立于 2003年 3月,注册资本 26,350.12万元,主要从事以连接器和屏蔽罩为主的精密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汽车精密连接器及配件、组件、汽车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手机精密连接器、手机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2021年度,徕木股份营业收入为 68,554.42万元,净利润为 4,772.49万元。

  胜蓝股份成立于 2007年 12月,注册资本 14,890.00万元,主要从事电子连接器及精密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主要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电子连接器及组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组件和光学透镜三类。2021年度,胜蓝股份营业收入为 130,280.12万元,净利润为 10,720.03万元。

  奕东电子成立于 1997年 5月,注册资本 23,320.00万元,主要从事 FPC、连接器零组件、LED背光模组等精密电子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讯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及医疗等领域。2021年度,奕东电子营业收入为 150,022.87万元,净利润为 20,191.14万元。

  瑞可达成立于 2006年 1月,注册资本 10,800.00万元,主要从事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系统(民用和防务)、工业和轨道交通等领域。2021年度,瑞可达营业收入为 90,172.35万元,净利润为 11,379.13万元。

  公司紧密把握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在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细分领域形成了连接器组件产品精密制造、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生产的通讯连接器组件具有微型化、结构复杂、高精度的技术特征。公司生产的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则要求抗震动、抗冲击,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及安全功能。为实现经济效益性,连接器组件均要求在生产中能够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并保证较高的良品率。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精密制造技术体系,涵盖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精密冲压和注塑成型,自动化加工及检测等产品精密制造全过程。公司将精密制造技术贯彻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卷对卷式自动送料、全自动精准定位及精密冲压和注塑成型,在高水平的自动化水平下充分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精密模具设计开发是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组件制造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器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模具设计与开发能力决定了连接器及组件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公司采用先进的规范化、模块化、信息化和模拟化开发方式,形成了高精度、高复杂结构的模具自主开发设计技术。

  公司在模具和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先进工艺技术,使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得以有效融合。目前公司已成功掌握了包括精密切削加工、高精密研磨成型、镶件头部研磨成型和 EDM镜面加工等多项精密模具加工技术,具备了高精密度和高难度模具及模具零件的综合加工能力。公司冲压模具零件精度可达±0.001mm,模具整体制造精度达到±0.003mm,加工硬度达到HRC90-HRC92,表面粗糙度达到 Ra0.04。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领域的技术研究,紧密把握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公司建立了涵盖产品设计、核心工艺、精密模具开发和制造、产品精密加工和技术检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下游客户的研发活动引领行业技术趋势。公司凭借完善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快速为下游客户进行新产品 DFM开发服务,围绕产品设计精密制造工艺并进行模具开发,有效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而提高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和市场反应的能力。

  公司在客户产品开发的基础上,针对客户产品需求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和工艺改进,对客户新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客户粘性。

  公司主要客户为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的连接器厂商。上述企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行业内领先的销售规模,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的持续、稳定。基于供应商认证体系复杂、转换供应商的成本和风险高以及产品可靠性的考虑,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公司通过出色的模具开发能力和产品生产工艺、稳定的产品供应能力和过硬的产品品质,与莫仕、安费诺、泰科电子、哈尔巴克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连续多年成为安费诺、中航光电的战略级供应商,成为莫仕的优秀级供应商。同时,公司正从汽车二级供应商角色逐渐向一级供应商角色转变,以终端汽车厂商和电池包厂商为目标,已与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客户占据连接器行业较高的市场份额。公司与客户形成的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是公司获得长期、稳定、优质订单的保障,促进公司规模增长,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汽车连接器及其精密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生产的通讯连接器组件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超大型数据存储和交换设备,以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为防止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衰减和失真,通讯连接器组件需要具备极高的精度和强信号屏蔽能力,不仅要求连接器信号针尺寸精度,同时还要求信号针在多次注塑成型过程中受高温高压的冲击而不产生任何位移。公司通讯连接器组件主要面向安费诺、莫仕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的连接器厂商,经客户集成其他功能件后形成通讯连接器模组或连接器系统,并最终使用在华为、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等终端客户的产品中。受益于国内外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推进,公司通讯连接器组件产品市场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公司生产的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连接器、高压互锁连接器、线束连接器、高压连接器、电控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系统,起到传输电流和信号等作用。目前,公司正从汽车二级供应商角色逐渐向一级供应商角色转变,以现有工艺为基础,多品类开发产品,以终端汽车厂商和电池包厂商为目标,不断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并与之深度合作。

  公司具有实现高精密度连接器组件产品制造的模具开发能力,为东莞市五金机械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入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的《中国模具先进制造能力评价目录》四星企业,拥有数控光学曲线磨床等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具有行业内较为领先的模具开发和制造能力。目前公司模具整体制造精度达到±0.003mm,加工硬度达到 HRC90-HRC92,表面粗糙度达到 Ra0.04。

  凭借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公司与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哈尔巴克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并连续多年成为安费诺、中航光电的战略供应商和莫仕的优秀级供应商。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客户,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相继开发了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新客户。

  公司产品可分为连接器及其组件和模具,其中连接器及其组件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模具产品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

  公司主要为安费诺、莫仕和中航光电等客户提供高速背板连接器和 I/O连接器组件,主要包括精密结构件和壳体(CAGE)等,是通讯连接器模块重要的组数据存储设备,其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背板连接器主要用于背板和单板之间提供可靠的信号连接和转换,I/O连接器主要用于单板与外部端口的信号传输。

  为实现通信信号高质量传输转换,防止信号衰减和失真,高速通讯连接器要求具备高精度、高性能、防干扰的特点。适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等应用场景的通讯连接器在产品技术性能上具有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传输速率的提高要求连接器系统在有限的空间布置更多通讯连接器(模组),通讯连接器体积进一步缩小,产品精细程度进一步提升。此外,高速率传输通常要求连接器系统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因此需进行散热性能设计或加装散热装置。

  产品特性: ①信号 PIN全自动高速冲压成型,屏蔽层二次注塑成型; ②尺寸微小、高精度,信号 PIN冲压公差控制在±0.005mm,注塑过程信号 PIN变形 程度控制在±0.02mm以内。 产品功能: 高速背板连接器和 I/O连接器等高速通讯连接器模块核心传输组件。

  产品特性: ①尺寸微小、结构复杂、精细程度高; ②采用一次注塑成型。 产品功能: 绝缘、屏蔽、保护、固定和引导作用。

  产品特性: ①壳体经分步高速冲压、组装、焊接等工序,工序复杂; ②插脚采用 3D鱼眼设计,免焊设计并满足保持力要求; ③根据客户要求实现 1xM、2xM多种规格; ④具备良好屏蔽功能,加装散热器,具备良好散热功能。 产品功能: ①搭载 I/O连接器模块; ②屏蔽信号干扰、固定、散热。

  相较其他应用领域的连接器,汽车连接器要求抗震动、抗冲击、保证动态稳定控制,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传导性能、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功能。汽车连接器对接触面的材料稳定、可靠,正向力稳定,电压和电流稳定等技术性能要求相对更高,同时对连接器插入力、保持力和耐热性等物理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15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6环境体系认证和国际汽车零件行业 IATF16949:2016体系认证,亦通过了哈尔巴克、莫仕、泰科电子、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严格的认证。

  产品特性: ①信号 PIN全自动高速冲压成型、一次注塑成型; ②抗震动、抗冲击,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传导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产品功能:

  一般由阳性接触件和阴性接触件组成接触对,通过阴、阳接触件的插合完成电连接。

  产品特性: ①一次注塑成型; ②抗震动、抗冲击,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产品功能: 绝缘、屏蔽、保护、固定和引导作用。

  产品特性: 抗震动、抗冲击,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产品功能: 降温、动态稳定控制、导电、防抱死、驱动打滑等作用。

  公司模具产品主要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公司根据客户的连接器产品方案设计和开发精密模具,用于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的批量生产。此外,公司还向安波福、中航光电等知名连接器厂商供应精密模具零件。

  精密模具的设计和开发是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连接器组件量产的前提条件,模具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决定了连接器及组件的精密度、良品率及生产效率。

  公司一直以来专注于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精密模具的设计和开发,紧密把握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持续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在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模具设计开发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目前公司已成功掌握了包括精密切削加工、高精密研磨成型、镶件头部研磨圆形成型和 EDM镜面加工等多项精密模具加工技术,冲压模具零件精度可达±0.001mm,模具整体制造精度可达±0.003mm,加工硬度达到 HRC90-HRC92,表面粗糙度达到 Ra0.04。公司具备较强的连接器组件精密模具开发能力,为东莞市五金机械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入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的《中国模具先进制造能力评价目录》四星企业。

  公司根据客户的连接器产品方案自主设计开发和制造相应的精密模具零件,进行组立后成为精密模具。公司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具,主要用于生产的连接器组件产品。

  冲压模具是将金 属或非金属材料 批量加工成特定 冲压件的专用工 具。公司冲压模 具主要用于加工 连接器组件中的 精密接触件产 品,模具精度可 达±0.003mm。

  公司精密 模具主要 用于生产 和加工通 讯连接器 和汽车连 接器组 件。

  注塑模具是生产 塑胶制品并赋予 塑胶制品完整结 构和精确尺寸的 工具。公司注塑 模具主要用于连 接器信号 PIN上 精准注塑和胶壳 的一次注塑成 型。

  模具零件是模具行业专有的用于冲压模具、注塑模具或自动化设备上的金属配件的总称。公司具备高精密度模具零件的设计开发和加工能力,拥有一支技术实力较强且经验丰富的模具零件设计与开发团队。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如慢走丝机、数控线切割机和数控光学曲线磨床等,能够实现高精密度的模具零件加工制造。

  用于在模具中挤压前 后模仁,使前后模仁 的基准边保持在同一 基准点上。

  利用开模动作,使冲 子冲穿料带,形成设 计的胚料尺寸。使模 具零件能够按垂直于 开合模方向或与开合 模方向成一定角度滑 动。

  与冲头配合使用,使 模具零件能够按垂直 于开合模方向或与开 合模方向成一定角度 滑动,使冲子冲穿料 带,形成设计的胚料 尺寸。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和客户的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生产计划以及适进行采购。生产管理部门或辅料的需求部门向采购中心发出采购申请后,采购中心向公司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和议价,并在选定供应商后向其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负责对公司采购的材料进行运输配送。公司在收到供应商发出的原材料、辅料或模具零件后由品质检验部门对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进行查验,检验确认无误后,交由仓库入库。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五金材料、散热器、外购模具零件和塑胶材料等。其中,五金材料主要为铜带,塑胶材料主要为 LCP、PA和 PBT等。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可选择的供应商较多。公司与供应商签署了采购框架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明确了原材料需要达到的批次合格率,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

  公司外协加工主要为连接器组件产品电镀外协。通过对连接器组件产品的金属表面层进行电镀处理,增强产品的导电及其他物理性能。

  上述工序不涉及公司生产的核心环节,且国家政策指引要求对表面处理行业实行同类整合和园区化管理,在综合考虑环保因素和成本的情况下,公司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电镀加工委托给具有相关资质的外协单位完成。

  公司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系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生产,不同客户的产品规格不同,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生产。同时,公司还对部分产品实施一定程度的备货生产。一方面,由于公司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针对部分需求较为稳定且交期要求较高的产品,公司与客户沟通需求计划后进行适量的备货,以满足客户交期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执行批量化、自动化生产,针对客户小批量的订单,公司往往进行标准批量生产以保证效率,因此存在部分生产备货。

  针对已经实现量产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以客户订单为基础编制生产计划,由制造中心执行生产任务。针对新开发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公司在收到客户产品需求后先进行工艺设计和模具开发,并将试制的样品交付客户检验、测试。在样品检验、测试合格后,客户根据实际需求向公司下达批量生产的订单。公司对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采取严格的品质把控,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完工入库以及产品出库时分别执行相应的品质检验程序。

  模具产品具有非标准化特点,公司模具加工中心根据客户订单和需求组织生产。公司对客户需求进行评估,并设计模具图纸。模具加工中心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零部件加工,进而组装为成套模具。模具检验部门对组装好的模具进行试模并将试生产样品连同首件尺寸检验报告(FAI报告)送达客户。客户确认样品合格后,模具完工入库。

  由于模具需要经过设计、制造、试样等多个环节,且公司模具生产的连接器组件具有较高的工艺设计要求,因此模具的开发和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3个月。

  公司模具零件主要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并作为产品单独销售给客户的模具零件。模具零件为非标准化产品,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由营销中心具体负责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和客户维护等各项工作。

  公司开发客户的途径主要为自主开发、原有客户推荐和展会推介等。公司主要客户安费诺、莫仕和泰科电子等均为连接器行业的知名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较多的子公司,公司在与其中的一些子公司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后,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展与其他子公司的合作,实现集团范围内的业务横向拓展。

  公司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后,客户一般先对公司进行供应商资质认证工作,并现场对公司进行考察。客户完成对公司的资质认证后确定公司为合格供应商。

  公司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和模具产品具有非标准化特点,新开发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需要先完成相应连接器模具的开发才能进行量产。客户一般会根据产品的技术开发难度和供应商的技术、生产能力选取供应商进行模具设计。公司进行 DFM评审并获得客户认可后双方进行询价和报价。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主要为大型数据存储、交换设备以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门槛较高,因此客户相对集中,主要为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安波福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的连接器厂商。公司与主要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连续多年成为安费诺和中航光电的战略供应商、莫仕的优秀供应商。

  公司积极与主要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与沟通,获取客户的需求,在实现产品快速响应的同时对下游市场发展方向做出预判。在多年来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公司在技术、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下游客户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增强了客户粘性。而下游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样不会轻易改变与重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公司研发主要以客户需求及市场趋势为导向。公司凭借在精密制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融入客户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对客户在研新产品的外观、材料、功能和工艺等进行 DFM评审。公司将客户提供的产品顶层技术指标拆细为尺寸及其他技术参数,并进行核心工艺优化、模具开发和样品制造。

  公司研发中心负责公司制造工艺创新优化,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设备,不断开展纵向和横向的拓展性研究,持续进行工艺、技术优化以及机械自动化创新。公司电子产品中心则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开发设计出适用于新一代通信网络的产品。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汽车连接器及其精密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可分为连接器及其组件和模具,其中连接器及其组件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模具产品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在国内外客户中树立了高效、专业、严谨的企业形象,成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领先企业。在通讯连接器领域,公司为安费诺、中航光电、莫仕等国际知名的连接器厂商供应通讯连接器组件;在汽车连接器领域,公司是汽车电子类产品提供商哈尔巴克、莫仕、泰科电子的供应商;同时,公司正从汽车二级供应商角色逐渐向一级供应商角色转变,以现有工艺为基础,多品类开发产品,以终端汽车厂商和电池包厂商为目标。目前,公司与比亚迪、菲尼克斯电气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新开发了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客户。

  公司生产的通讯连接器组件最终应用于大型通讯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等数据存储和交换设备,上述应用场景对于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率、完整性、稳定性、防干扰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出于空间节省的要求,通讯连接器又具有小型化、微型化、高精密度的特征。公司生产的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则要求抗震动、抗冲击、保证动态稳定控制,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功能。

  公司建立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服务于产品设计和精密制造。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属于精细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制造技术。连接器生产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产品的尺寸、加工公差、产品结构复杂程度和质量稳定性等,目前连接器的产品技术指标主要由客户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公司不同的客户之间、不同的连接器品类之间技术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

  公司自设立以来高度重视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建立了涵盖产品设计、核心工艺、精密模具开发和制造、产品精密加工和技术检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公司的核心技术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凭借在精密制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融入客户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可充分实现客户要求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为客户供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连接器组件产品。公司自主开发的精准定位模块及成型结构,保证了材料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多维方向的延伸率相同,可实现 CRM微型印制电路板连接器信号 PIN间距冲压公差小至±0.005mm,充分满足精度和平整度要求;公司全自动卷对卷式信号 PIN注塑成型技术可实现通讯连接器精密结构件一次注塑成型,胶位薄度可达 0.05mm;公司自主开发的高速率集成网络连接器模组传输速度可达 10G bytes/s。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建立,结合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业务优势,公司建立了针对性强、分工明确的研发组织架构。公司设置了研发中心作为专门的研发机构,此外由于公司研发活动往往须通过开发相应的模具进行落实,模具加工中心亦承担了部分研发活动职能,研发中心和模具加工中心构成了公司研发体系的完整配置。同时,电子产品中心主要从事新产品的前期开发、试做、客户认证、量产转移,并编制产品资料、加工工艺和质量文件,形成公司的新产品技术储备。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计划安排,通过建立健全的研发体系,有效执行研发管理制度,加强对研发过程的管理,从严落实研发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公司自主研发。

  连接器行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特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行业,技术人员背景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配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多个专业。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研发队伍的建设,将人才培养作为公司重中之重。一方面,公司通过招聘不断引进人才,逐步壮大研发队伍;另一方面,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培训,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所举办的培训与活动,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快人才的成长,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打下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从 2019年末的 54人到 2022年 6月末的 274人。公司注重技术经验的传承,人员团队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保证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公司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上述激励机制,公司对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未达成绩效标准的员工进行适当的绩效考核。上述激励机制的建立将技术创新的效益和风险与研发人员的个人利益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员工对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了公司持续创新工作。

  为保障研发项目的质量,推动企业研发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创新机制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1,780.76万元、2,795.90万元、3,715.56万元和 2,818.2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7.70%、7.82%、6.54%和 6.67%。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一方面,公司通过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权,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对于涉及核心工艺等高度机密的技术实行分级管理。此外,公司对关键的工艺进行流程分割,有效防止技术泄密。公司还与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技术保密协议,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专利 106项,其中发明专利 31项,实用新型专利 75项。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汽车连接器及其精密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立足于连接器行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竞争优势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依靠多年来在高速通信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领域积累沉淀的成熟、先进的技术体系,公司坚持“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做专做精”的经营理念,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前沿,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取市场份额,致力于成为国内优秀的连接器制造商。公司将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努力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连接器企业。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连接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成果,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5G、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给公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围绕已经确定的发展战略,密切跟进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目标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将调配内部各项资源、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为未来连接器产能扩大提供重要支持。

  受益于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汽车电子化比例的不断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高速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需求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公司制定了未来发展规划,拟进一步完善自有技术体系,扩充产能,提高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抓住通信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机。公司未来发展的具体规划如下:

  在技术方面,公司将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一流技术专业人才,从产品精密制造过渡到自主设计和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生产方面,公司将大力推进募集资金项目建设。通过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公司将实现 4,770万个/年通讯连接器和 2,490万件/年汽车连接器的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可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提高综合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满足下游通信行业及汽车行业对连接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起一支较强创新意识与市场开拓能力的管理团队,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模式实现同行业管理领先。公司将从组织体系、质量、成本等方面全面提升,优化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公司效益。

  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连接器在通信领域占比 23.10%,在汽车领域占比 22.60%,分别位列全球连接器第一大、第二大应用市场。公司生产的通讯连接器组件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超大型数据存储和交换设备,以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公司生产的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连接器、高压互锁连接器、线束连接器、高压连接器、电控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系统,起到传输电流和信号等作用。随着 5G在全球的快速推进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公司将积极加快业务布局,促进公司在通信领域、汽车领域的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储备,结合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业务优势,公司建立了针对性强、分工明确的研发组织架构。公司设置了研发中心作为专门的研发机构,此外由于公司研发活动往往须通过开发相应的模具进行落实,模具加工中心亦承担了部分研发活动职能,研发中心和模具加工中心构成了公司研发体系的完整配置。同时,公司设立电子产品中心,电子产品中心主要从事新产品的前期开发、试做、客户认证、量产转移,并编制产品资料、加工工艺和质量文件,形成公司的新产品技术储备。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不断优化现有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增强公司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围绕着产品精密制造建立了自身的技术体系。公司多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总结,建立了涵盖产品设计、核心工艺、精密模具开发和制造、产品精密加工和技术检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公司在客户产品开发的基础上,针对客户产品需求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和工艺改进,对客户新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客户粘性。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自有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并积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公司主要供应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对连接器产品更新换代要求较高,配套公司必须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公司依托于自有的核心技术体系,可快速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在配套供应质量和反应速度方面充分满足客户要求。公司为客户开发的精密模具将陆续转换成客户新产品订单,保障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在通讯连接器领域推出了散热器部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先后推出电控单元、交流充电口电子锁、电动汽车水泵项目等新产品。未来,公司将紧跟市场形势,钻研工艺,加快研发步伐,力争推出更多新产品。

  公司将继续加强和完善人才培训及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此外,公司也将不断完善人才激励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连接器是构成电子信号传递交换系统、电路系统必需的基础元件之一。近年来,国家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连接器行业及其下业的发展,为连接器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支持连接器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情况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之“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之“(一)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

  2、连接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化趋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区域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电脑外设、工业、交通、军事等领域。根据Bishop & Associate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连接器在通信领域占比23.10%,在汽车领域占比 22.60%,分别位列全球连接器第一大、第二大应用市场。在通信领域,连接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网络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电缆设备等,其市场需求变动情况与下游通信网络更新换代紧密相关,发展周期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重叠。随着 5G在全球的快速推进,全球通讯连接器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在汽车领域,汽车动力系统、车身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车载设备等均需要使用不同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单台汽车的连接器数量达上百个。随着国内外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汽车电子领域逐渐成为连接器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全球汽车产业仍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之中,整车中的连接器数量和价值量持续提升,将继续提升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

  随着连接器下游应用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以泰科电子(TE)、安费诺(Amphenol)、莫仕(Molex)以及矢崎(Yazaki)等为代表的国际连接器巨头引领着连接器产业的技术潮流,这些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有较高市场份额。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十大连接合计市场份额约占全球总体份额的 30%以上,全球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行业增速方面,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2010年的 458亿美元增长至 2021年的78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96%;同期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108亿美元增长至 2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93%,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市场份额方面,根据 Bishop & Associate公布的数据,连接器需求量占比最高的地区已由北美转移到中国,中国连接器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23.1%增长至2021年的32.05%。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汽车连接器及其精密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生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

  近年来,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度、2020年度和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3,135.34万元、35,775.91万元和 56,798.65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54.64%和 58.76%。随着连接器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拟在河南信阳新增加连接器产线,扩充公司产品产能,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在连接器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随着国内 5G、云计算、物联网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连接器作为基础元件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有助于公司把握连接器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行业运营与管理经验,提高连接器产品的交付能力,在进一步满足市场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未来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需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来支持公司经营,进而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奠定基础。通过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利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公司将提升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不超过 35名(含本数)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者,包括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者、合格境外机构者(QFII)、其他境内法人者和自然人等特定者。其中,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最终发行对象将在本次发行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监管部门要求,由公司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在股东大会的授权范围内,根据本次发行申购报价情况,以竞价方式遵照价格优先等原则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尚未确定,因而无法确定发行对象与公司的关系。发行对象与公司的关系将在发行结束后公告的发行情况报告书中予以披露。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 1.00元。

  本次发行将全部采用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的方式进行,将在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向特定对象发行。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不含定价基准日当日)公司交易均价的百分之八十(即“发行底价”)。

  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交易总量。

  最终发行价格由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在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对本次发行予以注册的决定后,与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发行对象申购报价情况,遵照价格优先等原则协商确定,但不低于前述发行底价。

  若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公司发生派发现金股利、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则本次发行的发行底价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则相应调整。调整方式如下:

  其中,P0为调整前发行底价,D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N为每股送股或转增股本数量,P1为调整后发行底价。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三十。最终发行数量由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在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对本次发行予以注册的决定后,与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协商确定。若按目前公司总股本测算,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数量不超过 25,542,000股。

  若公司在本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新增或回购注销限制性等导致股本总额发生变动的,本次发行的数量上限将作相应调整。

  若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本次发行的股份数量有新的规定或中国证监会予以注册的决定要求调整的,则本次发行的数量届时相应调整。

  本次发行完成后,发行对象认购的本次发行的股份,自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本次发行完成后至限售期满之日止,发行对象基于本次发行所得股份因公司分配股利、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原因而增持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限售期届满后,该等股份的转让和交易按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在限售期届满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本次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照发行后的股份比例共同享有。

  公司本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为股东大会作出通过本次发行相关议案的决议之日起十二个月。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方案尚需按照有关程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并最终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方案为准。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用于以下项目:

  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如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上述项目建设,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部分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在最终确定的本次募集资金项目(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文件为准)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发行对象尚未确定,最终是否存在因关联方认购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构成关联交易的情形,将在发行结束后公告的发行情况报告书中披露。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鼎宏骏盛直接持有公司 39,122,631股股份,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45.95%,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直接持有公司 9,426,776股股份,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 11.07%;并通过鼎宏骏盛、新余鼎宏新、新余鼎为控制公司 42,853,833股股份,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50.33%。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 52,280,609股股份,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61.40%。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数量不超过 25,542,000股,若假设本次发行数量为发行上限 25,542,000股,则本次发行后,公司的股本总额为 110,682,000股。

  按照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测算,鼎宏骏盛持有公司 35.35%股份,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 47.23%股份,且自公司设立以来,王成海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能够对股东(大)会、董事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本次发行已经公司 2022年 4月 8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以及 2022年 8月 22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 4月 25日召开的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以及2022年9月7日召开的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 8月 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对公司本次发行审核通过,本次发行尚需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用于以下项目:

  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如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上述项目建设,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在最终确定的本次募集资金项目(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文件为准)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年产4,770.00万个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产能,年均新增营业收入 62,063.62万元,年均新增净利润 10,117.56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8.86%,税后静态回收期(含建设期)7.65年,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连接器作为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整机系统或电路单元之间电气连接或信号传输必不可少的关键元器件,其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年版)》明确指出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信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强调“重点发展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的光电连接器;抢抓全球 5G和工业互联网契机,重点推进射频阻容元件、中高频元器件、连接组件等影响通讯设备高速传输的电子元器件应用;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连接器与组件、微特电机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近年来,作为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连接器国产化趋势明显。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逐渐打破国外连接器厂商的垄断,已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定位于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的生产及销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夯实公司在国内通讯连接器领域的优势地位,顺应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

  5G时代下通信基站、服务器等下游应用场景对高性能通讯连接器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连接器在有限空间内布局更多的传输线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率,使得连接器产品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传输速率的提升加速了连接器发热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加装散热器实现更高的散热效率,使通讯连接器在信号高速传输中保证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较低水平。目前,公司具备优秀的模具设计开发以及精密制造能力,使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微型化、高精密度的要求。公司还加大了散热器的自主生产加工,进一步降低了散热器的采购成本、提升了高速通讯连接器模组的稳定性。

  未来,在 5G驱动下,高速通讯连接器将实现量价齐升,市场空间广阔。同时数据中心的设备升级将增加对高性能背板和夹层连接器以及电源接口的需求。

  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扩大通讯连接器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抓住行业发展机遇、顺应下游应用产品的趋势、抢占市场先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 Bishop & Associates数据,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已从 2010年的 458亿美元增长至 2021年的 780亿美元。下游通信、汽车、军工防务等应用领域的强劲需求以及产品技术的持续迭代将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Bishop & Associates预计 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900亿美元。

  公司系国内连接器行业优秀企业,专注于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其精密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现有的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2019年度、2020年度和 2021年度,公司通讯连接器组件产品的产销率分别为 90.53%、86.69%和 89.00%。公司产品所涉及冲压、注塑、模具等生产关键环节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的水平,已最大化利用生产产能。

  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拟提升公司通讯连接器组件产品产能,满足连接器行业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电子元器件,其品质直接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别是高速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下游厂商为保证自身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会对供应商采取严格、复杂、长期的认证过程,并通过长期的合作逐步提升合作规模,一旦开展稳定业务合作一般不会轻易变更供应商。

  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凭借自身过硬的模具设计和加工能力、精密制造能力,连续多年成为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中航光电等多家全球连接器头部厂商的战略或重要供应商,与客户形成了“客户研发连接器模组产品→公司根据客户连接器组件产品需求开发相应的精密模具→公司生产连接器精密组件并销售给客户→客户进行连接器模组的组装或集成并销售给下游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客户产品开发环节起到了重要的协助作用,成为客户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在长期经营中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将有效降低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确保新增产能得以顺利消化。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连接器组件制造商,在模具设计和加工能力、精密制造能力方面具备突出的技术优势。具体而言,一方面,公司基于完善的开发数据库和开发规范,可对复杂结构的模具进行模块设计,充分满足创新设计和快速设计要求。公司已在连接器组件产品模具开发方面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如高速背板连接器和 I/O连接器组件冲压、注塑模具和通讯连接器壳体冲压模具,可实现连接器组件产品全自动高速冲压成型、一次注塑成型、二次注塑成型。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精密制造技术体系,涵盖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精密冲压和注塑成型,自动化加工及检测等产品精密制造全过程。公司将精密制造技术贯彻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卷对卷式自动送料、全自动精准定位及精密冲压和注塑成型,在高水平的自动化水平下充分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公司近年来紧贴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上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对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连接器厂商对连接器组件的需求有着较为准确的理解和充分的技术储备。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专利 106项,其中发明专利 31项,实用新型专利 75项。

  综上,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为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公司深耕连接器组件行业近二十。完美体育完美体育完美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