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发布时间:2024-05-30 22:25:13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学科建立初期立足于我国兵器动态测试需求,在祖静教授、路宏年教授、潘德恒教授的带领下,创造性地构建了“动态测试理论”框架,改变了我国兵器技术长期处于“画、加、打”的落后状态。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张文栋教授、周汉昌教授带领下,完美体育学科团队提出了三微设计方法、系统可靠性防护等电子测试系统理论体系,取代了传统兵器和航天领域磁带记录的测试方法。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1)

  历经30多年薪火相传,在刘俊教授、熊继军教授、薛晨阳教授的带领下,开拓了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仪器极限精度新领域,拓展了高温、高压、高冲击、高旋转极端环境下的特种传感与动态测试学科内涵,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灵魂。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汇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高级专家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和省级教学名师3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

  学科团队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创新领军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局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与教学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拥有“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电子测试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平台13个,形成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转化的闭环科研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培养专门人才为崇高使命,学科团队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创新性提出了“一素质三能力”的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将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文体能力的培养深度融合到培养方案,构建了以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体系为三大主线的本科生专业培养体系。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3)

  注重教学过程控制,贯彻落实OBE理念,面向新工科,基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精英研究院、十多个科研平台打造了从课内实验到课外学科竞赛到开放式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梯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目前学科拥有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于2017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成为山西省优势专业,于2019年成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教材10多部,培养的硕士、博士全部就业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以及IT等领域,成为各种岗位的骨干人员;本科就业率平均达到92%以上,升学率达到45%以上。

  学生培养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贾涛/姚大悦、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员标兵”徐庆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李辉、第36届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项“O奖”获得者段树文/郭文村/苏杰斌团队、乒乓球国家级裁判员张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在校生。近年来,学生获得行业及省部级优秀毕业论文10余项,在学科竞赛方面获得国际大奖20余项,国家级奖100余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学生创业能力也持续提升,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基于物联网的高层擦窗机器人”项目在斩获多项科技大奖的同时也获得了200万的首轮天使。

  学科三十余年的积淀,培养出了以重大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李树盛、重大工程主任设计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林敏、国家杰青喻俊志/优青桑胜波、上市公司总经理陆峰、各级政机关领导和行业内知名领军人才。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兵器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行业单位中备受青睐,受到了“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度社会评价。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4)

  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提出了系列微纳米尺度下的传感测量新效应和微纳制造高密度集成新方法,解决了极端环境下的高灵敏度、高动态和高可靠传感与测试问题。

  面向重力/磁场梯度精准测量、空间姿态和轨道精准测量与控制、长航时导航位置姿态精确测量等应用需求,解决多物理场耦合量子传感方法及信息解算关键技术,开展了高精度固态自旋量子传感器件与测试仪器的研究。提出的“力光量子传感”入选2018年中国科协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5)

  针对下一代工业化测量仪器需求,融合现场总线和仪器总线推出了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网络化仪器总线——沙克总线。

  围绕我国深空探测、载人航天、水中测试等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解决超高温环境下的多参量物理场原位动态测量难题,开展了高温传感与测试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空间飞行器、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及二十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等,为工程项目研发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6)

  目前,学科已聘请美、英、日、韩、澳等10余名海外专家为兼职教授,联合承担科技部、基金委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完美体育与英国肯特大学、美国奥克兰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学分互认和联合培养项目,并与日本大阪大学建成“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国际联合实验室。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7)

  先后主办第十一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工程院院士论坛、现代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基础中青年学者高层论坛、ISTM、ICMAN、完美体育RTATFMD等测试领域重要国际/国内会议20余次。

  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仪器专项/重点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5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亿元。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8)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发表SCI论文近400篇,其中行业内TOP期刊论文110余篇。

  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发展理念,立足中国大地,坚持明确的应用导向,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接力,在极端环境下的特种传感器件及其标校方法、动态测试仪器及装备技术领域牵头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8项。

  研制的微纳传感器件与测试仪器系统为我国海、陆、空、天、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等多个领域,30余项工程项目;“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二号、天舟一号等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产品超过万套,成果转化超过10亿元。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9)

  学科团队成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熊继军教授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相继提出保护知识产权、横向科研成果管理、高等教育改革、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等多项建议,并得到有效落实。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10)

  十九大代表薛晨阳教授,在“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完美体育向中外媒体展示出了中北仪器人的风采。

完美体育立学科之巅 铸仪器之魂 点击视频了解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图11)

  学科培养的优秀人才、产出的科研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科技冬奥、智能脉诊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多项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中央和山西媒体报道,展现学科实力。